
3月27日至29日,我校扶貧工作組一行14人,在校工會副主席晏建忠同志帶領下,前往榆林市子洲縣開展“兩聯(lián)一包”精準扶貧活動,學校黨委書記許尚年同志親自為工作組送行。
榆林市子洲縣淮寧灣鎮(zhèn)前淮寧灣村是我?!皟陕?lián)一包”定點幫扶村,目前還有14戶群眾沒有脫貧,今年至少有7戶完成脫貧任務,這次扶貧活動是針對每戶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脫貧方案。工作隊在鎮(zhèn)、村干部和我校駐村干部的帶領下,逐戶訪談調(diào)研,制定商討脫貧方案,并送去了慰問品。在村委會辦公室,我校教師與鎮(zhèn)、村領導及駐村干部一起圍繞脫貧目標和“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分析每家每戶在吃飯、穿衣、住房、醫(yī)療、教育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和困難,商討每戶的脫貧方案。其中13戶家庭的脫貧方案基本確定。
特困戶王占軍家比較特殊,7個孩子1——11歲,妻子身體不好,生活自理難度大。家庭生活的重擔落在50多歲的王占軍身上,他現(xiàn)在主要靠當裝卸工維持生活,大家認為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建立一個扶貧基金,既解決家庭眼前收入低又不穩(wěn)定的困難,又防止脫貧后又返貧的可能。大家認為,王占軍家的脫貧任務艱巨,回去后將發(fā)動學校的各種力量,調(diào)動各方面資源,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確保今年的至少有7戶穩(wěn)定脫貧。
通過這次扶貧活動,大家進一步認識了我國國情,進一步認識到精準扶貧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也切身感受到了駐村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艱辛。大家一致認為,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大家一致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發(fā)揚“精準扶貧精神”,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要發(fā)揚“工匠精神”,努力提供優(yōu)質(zhì)教育服務,培養(yǎng)能夠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校工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