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動學風建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班級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學生綜合素質,促進良好班風、學風、考風、校風的形成,落實我?!芭囵B(yǎng)重品格,會思考,善溝通,具有國際視野、創(chuàng)新精神、理論素養(yǎng)和較強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學校于2023年11月29日下午在大學生活動中心成功舉辦第一屆學風建設主題班會設計大賽決賽,本次大賽分為分院初賽、校級決賽2個階段,歷時一個月,最終9支隊伍入圍校級決賽。大賽旨在通過比賽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風建設,促進學生與班級集體的共同成長。

(圖一)參賽團隊合影
校級決賽現(xiàn)場,學校教師發(fā)展中心副主任許燕燕老師、通識學院《寫作與表達》課程負責人盧卓元副教授、學生發(fā)展處處長助理李嘉瑜老師出席大賽并擔任評委,同時邀請觀摩比賽的還有各分院、各青年社區(qū)輔導員和學生代表共110余人。
本次大賽的亮點在于其創(chuàng)意性和實踐性,參賽班級在輔導員的指導下紛紛發(fā)揮自身創(chuàng)意,設計了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如:“拒絕'say no',一起卷”、“航行羅盤---大學方向感養(yǎng)成”、“書香盈校,向上生長”、“把學風種子播入大學土壤”等。這些設計不僅使同學們深入理解了學風建設的重要性,而且提高了同學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還豐富了主題班會設計素材。

(圖二)人文教育學院代表隊

(圖三)會計學院代表隊

(圖四)人居環(huán)境學院代表隊

(圖五)金融與數(shù)據(jù)科學學院代表隊

(圖六)職業(yè)教育學院代表隊

(圖七)信息工程學院代表隊

(圖八)艾德藝術設計學院代表隊

(圖九)文化傳媒學院代表隊

(圖十)工商管理學院代表隊
評委們對比賽進行了精彩的點評,“本次比賽中班會的設計具有起承轉合的結構性,并且能夠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完全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主題。分析環(huán)節(jié)準確到位,前期調查充分,演講的同學們表現(xiàn)出積極自信的態(tài)度,成功地展示了歐亞學生的獨特特點。班會就應該如此,以問題為導向,環(huán)節(jié)設計實用貼合主題。”

(圖十一)評委賦分點評
經過激烈角逐,評委們的探討賦分,最終職業(yè)教育學院代表隊脫穎而出,獲得了校賽第一名。獎項不僅是對同學們努力的認可,也是對各班級團隊合作精神的肯定。
獲獎名單:
序號 | 分院 | 主題名稱 | 團隊成員 | 指導老師姓名 | 獲獎名次 |
1 | 職業(yè)教育學院 | 教育貴于熏習
風氣賴于浸染 | 尤鑫、王柏懿、李妍羲 | 董瑩 | 第一名 |
2 | 會計學院 | 認識自我明理想,
腳踏實地方奔赴 | 吳雨倩、連堃、于澤昊、張嘉鈺、拜嘉偉、巨夢瑤 | 杜丹、劉露瑾、馬丹 | 第二名 |
3 | 人文教育學院 | 拒絕"say no",一起卷 | 張婷、王昱婷、許薺丹、熊小瑩、王紅梅、陳嘉瑜 | 陳靜、郭妍 | 第二名 |
4 | 信息工程學院 | 書香盈校,向上生長 | 陳紀睿、張雅婷、張林頔、林圣鑫、郭奕涵 | 樊琴、王寧靜、張黨鋒 | 第三名 |
5 | 文化傳媒學院 | 航行羅盤---大學方向感養(yǎng)成 | 劉亞茹、周凱妮、左欣月 | 洪娜、雷方超 | 第三名 |
6 | 工商管理學院 | 優(yōu)良學風建設 | 張文皓、左心怡、鄭程亞、胡瑩輝、彭心怡 | 宋蕾 | 第三名 |
7 | 金融與數(shù)據(jù)科學學院 | 逃出自我的孤島 | 李雪,任鑫樂,鄭晴云,孫瑪馨怡,簡華偉 | 謝目麗、劉容彤、朱嘉琦、楊小彤 | 優(yōu)秀獎 |
8 | 人居環(huán)境學院 | 把學風種子播入大學土壤 | 胡夢迪、劉煜萱、張夢君、王朝陽 | 劉濤、李娜 | 優(yōu)秀獎 |
9 | 艾德藝術設計學院 | 卷不贏,又躺不平 | 胡支瑾、邵騰、孫釧航、王慧勇、王凱、白婉婷 | 羅琳、田甜、張雨欣 | 優(yōu)秀獎 |

(圖十二)頒獎合影留念

(圖十三)頒獎合影留念

(圖十四)頒獎合影留念

(圖十五)頒獎合影留念

(圖十六)優(yōu)秀指導老師合影留念
學生發(fā)展處處長助理李嘉瑜老師在最后的總結發(fā)言中表示,本次主題班會設計大賽給她帶來了許多啟發(fā)和思考。首先,她認為應該將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緊密結合,讓同學們在第二課堂也能夠有所收獲,而不僅僅只是為了獲得學分,她也希望能夠將這個理念貫徹落實到學生事務工作中。其次,她感謝這個比賽平臺,因為這個平臺實現(xiàn)了以賽助學、以賽助教的功能。她也希望每一場班會都能夠像今天所展示的這樣精彩,充分提高非正式課堂的育人效果。她最后希望同學們能夠按照自己本來的樣子生長,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圖十七)學生發(fā)展處處長助理李嘉瑜老師發(fā)言
大賽結束后老師和參賽團隊學生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通過這次“凝聚班級力量,賦能學生成長”的學風建設主題班會設計大賽,我意識到作為教師,應該更加注重班級凝聚力和學風建設,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有利于他們學習和成長的班級環(huán)境。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給予他們充分的關愛和支持。
------------信息工程學院 樊琴老師
參加了此次班會設計大賽,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班級凝聚力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性。與其他同學的合作過程中,我們共同探討、互相學習,不僅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信任,還激發(fā)了我們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我也意識到班級凝聚力和學風建設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信息工程學院 學生陳紀睿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我們深刻認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首先,學風建設不僅是學校、分院的任務,更是我們每個學生的責任。其次,參賽團隊分享的一些學習經驗和方法對我來說非常有用。例如,合理規(guī)劃學習時間、做到有計劃、有目標地學習。最后,要善于利用各種學習資源,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參加學術競賽等。
------------會計學院 學生張嘉鈺
班會課也是一堂思政課,我學到了探尋課程思政形式的主題班會,在每一個模塊都尋求思想價值引領、創(chuàng)新思維等切入點。從課前準備到課中講授,再到課后學生的反饋和收獲,真正達到班會育人的功效,讓同學們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后續(xù)的班會中,我會嘗試從從輔導員主講到學生主講,實行翻轉課堂,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做班會的主角。
-----------人居環(huán)境學院 劉濤老師
(人居環(huán)境學院 供稿)